邵东县强大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厂年产10万吨再生铜建设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开
文件名称: |
邵东县强大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厂年产10万吨再生铜建设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开
|
索引号: |
|
|
|
公开目录: |
行政许可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
有效期: |
|
建设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开
|
邵东县强大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厂年产10万吨再生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经审议,我局拟批准《邵东县强大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厂年产10万吨再生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将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邵阳市大祥区雪峰南路 邮编:422000
联系电话:0739-5657123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年产10万吨再生铜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仙槎桥镇长寿村
|
建设单位
|
邵东县强大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厂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湖南绿鸿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概况
|
为适应形势发展与市场需求,邵东县强大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厂拟投资650万元,在邵东县仙槎桥镇长寿村新建年产10万吨再生铜建设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997m2,总建筑面积1800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座钢架结构车间(车间由熔炼区、浇铸区、原料堆场、成品暂存库、储罐区组成)、办公室、配电房以及配套的环保设施组成。项目通过熔炼废电线、废杂铜,年回收铜锭(再生铜)10万吨。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加强施工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造成环境影响。
2、强化废水污染防治。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沉淀后外排;项目生产不产生工艺废水,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废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定期清掏用于附近菜地作农肥。车间、烟气冷却室、布袋除尘室、碱液池、围堰、初期雨水沉淀池和循环冷却水池均须做好防渗处理并设事故池,严防跑、冒、滴、漏等造成地下水污染。
3、控制废气污染物排放。项目不设食宿,工艺废气主要为反射炉熔炼废气。反射炉熔炼使用重油做燃料,添加少量焦炭做还原剂,烟气采用三级冷却+布袋除尘+碱液池吸收+活性炭吸附处理,确保废气污染物符合《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4-2015)表3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废气经15m高排气筒排放。项目原料不使用漆包线、带皮电线,从源头上杜绝有机废气以及二噁英的产生。
4、加强噪声控制管理。反射炉、升降机、铲车、引风机、水泵等各类设备噪声源,应采取相应减振、消音、隔声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5、固体废物妥善处置。固废按照“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原则实行管理,反射炉炉渣集中收集、综合利用;初期雨水沉淀池沉渣、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除尘系统收集的粉尘、碱液池沉渣、失效活性炭、废机油及沾有机油的废抹布均属于危险废物,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管理,建立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库,定期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无废水外排,废气污染物总量为SO2≤1.06t/a、氮氧化物≤4.33t/a,总量控制指标由排污权交易解决。
7、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建立完善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禁止污染物非正常排放。
8、强化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应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切实加强燃料油及其他危险化学品原辅材料运输、贮存、生产等各个环节事故风险防范,确保环境安全。
|
公众参与
|
发放个人调查表55份,收回55份;团体调查表5份,收回5份。100%的被调查者支持本项目的建设,100℅的被调查团体支持本项目的建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