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沿线分布有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工程须合理布局,切实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采取封闭施工方式,采用商品混凝土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运输线路,实行安全文明施工。隧道工程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作业爆破须符合安监部门规定要求。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防止植被、景观、农田、水体、地下设施等受到破坏;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工程临时占地须避开环境敏感点,临时用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
3、控制施工废气污染。保持场地车辆畅通,防止施工现场及周边交通堵塞,施工机械和车辆燃油废气应符合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工程车辆覆盖运输,出场车辆冲洗保洁,对起尘道路和施工作业区洒水抑尘,易扬尘物料覆盖堆置,减少废气环境影响。
4、强化废水污染防治。防止隧道开挖、桥梁施工、路基土石方工程及路面施工等污染水体,设备清洗、车辆冲洗、隧道涌水等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后经隔油沉淀处理,回用作为场地降尘和工程养护。
5、加强施工机械、隧道施工爆破噪声管理。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布置噪声源位置。环境敏感点附近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建筑施工噪声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道路沿线两侧噪声影响较大的环境敏感点设立临时声屏障,防止噪声扰民。
6、固体废物妥善处理。优化项目土石方平衡,挖方应优先回填利用,建筑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按要求送指定地点集中处置,禁止固废随意倾倒。
7、加强运营期风险防范。制定临水体路段及跨河桥梁的风险应急预案,按要求设置路面、桥面雨水收集系统和事故应急废水收集系统,建立防渗封闭边沟、警示标志牌、储备应急物资,严防发生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事故污染水体。
8、其他措施要求。环保投资必须足额纳入工程概算,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做好拆迁安置工作,使拆迁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因工程建设受影响;有关部门应制定公路沿线土地利用规划,新建环境敏感建筑应控制在国家规定距离之外。
|